阎琰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话本小说网网www.isi173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明慈搬到学校后,渐渐得变得精神了许多。但她心里那道伤却难以愈合。她时常会想如果当时她离开了,这几个孩子现在在干什么呢?他们还能上学吗?有时会不禁打个冷颤,晃动一下脑袋,让自己从意境中抽离回来。
这一天晚饭过后,林震语迟迟未来。几个孩子围绕着明慈坐在屋子里聊着天,明慈说:“我们来讲故事吧。”孩子们纷纷应允。每人讲一个故事,当然孩子们的这些故事要么是过去听明慈讲的,要么就是自己现编的。到了明慈,明慈说:“我讲一个‘安安送米’的故事吧。”几个孩子鼓掌表示一致通过。
明慈眼神忧郁的掠过孩子们的脸,声音压低得说:
从前有个小朋友叫“安安”,在他的记忆里是没有见过妈妈的,有一天一个邻居问安安:“安安,你看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,你有爸爸但是你的妈妈呢?”安安摇摇头说:“我不知道呀,我没有见过我妈妈,也没人告诉过我我的妈妈在哪儿。”邻居的眼神带着讥讽,嘴角微微上扬。
此后安安就不停的在寻找答案,他问爸爸,爸爸不告诉他,并让他不要追问,问奶奶,奶奶也不告诉他。
后来安安终于在一个亲戚口里得知,原来自己的妈妈在很远很远的一座深山寺庙里出家了。因为爸爸妈妈关系不好,爸爸会打妈妈,奶奶也嫌弃她,后来甚至娶了一个小老婆。妈妈承受不了家里的压力和各项侮辱,最终选择出家了。出家的代价就是不能让安安找到她。
得知妈妈所在位置后,安安每次上学总会把自己带得粮分拨一部分,放在上学途径的一座小庙里,他担心被人发现,所以挖了个坑将粮埋藏起来。
日复一日的积攒着,终于积攒到他认为足够多的时候,他把粮挖出来,好些粮已经生长出来霉。但看着那些粮心里美滋滋的,就像即刻便可见到自己的母亲一般。
安安带着这些粮食,朝着母亲所在的寺庙走去,一路上的艰辛不言而喻。
终于到了,安安站在寺庙门口久久未曾挪步。待到一位尼姑出来询问:“小施主,你这是要到哪儿去呢?”孩子说:“我要找我的妈妈。”尼姑继续问:“你妈妈去哪儿了呢?”安安答道:“我妈妈就在你们这儿。”尼姑自然知道这孩子要找的人是谁。她怜惜的带着孩子进了寺庙,让他在一处等着,自己去帮他把妈妈找来。
安安的心噗噗的乱跳一通,有兴奋,也有担忧。
尼姑去找了,久久未归。妈妈并不愿意见他,在尼姑的再三劝导下,才答应去见见孩子。
终于,一个身影来到安安的身边,安安想都没想就扑到这个身影的怀里,嘴里喊着:“妈妈,我好想你,别人都有妈妈,唯独我没有……”妈妈也伸手抱着安安,不禁潸然泪下。
久违的母子重逢,这让安安的心中雀跃无比。安安给妈妈介绍自己带了粮食,也给妈妈分享自己在学校的精彩生活。
妈妈听着也很欣慰很开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