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:公主下嫁 (第1/2页)
水银杯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话本小说网网www.isi173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皇后嫂嫂!”怔忡间,身边贞淑公主突兀地唤了一声:“嫂嫂,方才那诚王妃……”
“你放心。”六娘打断了她,旋即拉着她的手拍了拍,笑道:“你是皇上同父异母的亲生妹妹,是先帝亲封的公主。谨郡主不过是宗室贵女,不能与你相争。她小孩儿心性,你不要放在心上。”
六娘的确不愿意让陈谨心和探花郎扯上什么关系。
好在诚王妃何等精明,自然知道这里头的厉害,连忙拉了陈谨心退下。她今日来这一趟已经办成了大事,那年轻的状元郎虽出身贫寒,前途却不可限量,诚王妃及其长女都十分满意。至于陈谨心……她对探花郎的中意倒是一桩意外的插曲。
贞淑公主一听脸上笑靥如花,摇着六娘手臂道:“我就知道嫂嫂最疼我的!”又冷笑着低低道:“那陈谨心和陈云容两个真是没规矩!当着这么多姐妹的面,她们也敢当众说出自己看中了谁!”
六娘虽然厌烦贞淑的任性,却还不得不哄她道:“陈谨心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,只是看中了探花郎的好皮囊罢了。容貌是宫中最廉价的东西,她喜欢好颜色,本宫来日再给她挑个好的就是。你与她计较什么?”
贞淑又是一笑,道:“我明白的。这探花郎长得俊是锦上添花,更要紧的是……他可是武安侯赵家的嫡长子!”
贞淑此时是十分得意的。陈谨心那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,哪里知道这位探花郎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!
“公主明白就好,赵家正受皇上重用,如今虽只是个侯爷,那扶摇直上的势头却令人吃惊。日后这位赵公子少不得封王拜相、出入内阁。”六娘微笑看着贞淑道:“本宫来日就将手谕送去赵家。这可是你们两相欢喜、你情我愿的好事,赵家根基浅薄,想要再往上爬,能娶到我们天家的公主可是求之不得的。”
贞淑笑得清甜,刚要拜谢,六娘又拉住她的手道:“只是,公主当真考虑清楚了?那状元郎是入了诚王妃的眼的,本宫瞧着那位年轻人一副书卷气质,颇有真才实学。还有后头几位二甲进士,也都相貌堂堂地,不乏有才德之辈。”
“嫂嫂提他们做什么。”贞淑听着冷哼一声:“陈谨心愚昧,我还能不懂么。今年殿试,皇上刻意偏袒寒门学子,那状元、榜眼和后头几位进士们都出身贫苦,家中父母只是佃农。我堂堂公主,难道要嫁给一个泥腿子么!长得再俊、才学再好,又有什么用。”
六娘点一点头,也不言语,再次扬首看一眼贞淑后头的福嘉公主。
福嘉道:“嫂嫂不必问我,剩下那些我也不中意。”
六娘这才笑道:“那就这样定了。”
贞淑自然欢欣异常。
龙门择婿的喧闹随着新科进士们陆续进入宣武门而宣告结束。相比于从前只是走个过场,这一年的贵女们倒有了些收获。
很快,在两日之后,六娘以皇后凤令颁下手谕,分别送到了几位被宗女选中的新科进士手中。
因为科举殿试的声势浩大以及随后皇室择婿的热闹,这一年的新科进士在京城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。
贵女的亲事们没有多少波折,便都定下了。状元郎是齐州一位出身贫苦的少年,父亲早逝、母亲卧病,因当地府尹大人赏识其文采,特意资助他念书赶考,这才有了他的今日。他一日高中状元,竟还受到诚王府的看中,哪里会拒绝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。
身为探花郎的赵家嫡长子赵铮更是欢喜,赵家人野心勃勃,娶个公主回去定会对家族前途有所裨益。
因此很快,在没有人反悔的前提下,皇帝赐婚的圣旨也下来了。
“娘娘,您怎么能把贞淑公主许配给赵家!”
在凤坤宫内气急败坏地惊呼的人,不用猜就知道是桂姑姑。
她的身后,哑口的梅姑姑正沉默地擦拭着刚从库房挑选出来、准备赠送给贞淑公主的礼物。桂姑姑满脸急躁,一看梅姑姑竟还在擦东西,又气道:“我的好姐姐,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忙这些没用的!”
梅姑姑抬头看了对方一眼,露出一个似乎是无奈的神色,旋即又低头做事了。六娘忍不住拉一拉桂姑姑的袖子,道:“姑姑,不要急着动怒。您怎么知道这一定是坏事呢?”
“娘娘啊,赵家现在和凤坤宫水火不容,再迎娶了公主,岂不是要爬上了娘娘母家的头上!就连获罪禁足的荣妃,怕是也会仗着家族的势力……”
桂姑姑说着,看六娘面上无动于衷的神色,失望叹气道:“罢了,娘娘有娘娘的决断,奴才没有什么资格置喙。”
六娘只是笑而不语。她从小宫女手上接过了一碗热茶,饮了两口才道:“福兮,祸之所倚……姑姑别担心,您且看着那赵家能张狂到几时吧。”
相比于出身贫寒的状元郎,出身望族的赵家嫡子和贞淑公主的亲事才是最受人瞩目的。
赵铮是赵家的嫡长子。或许是因为自幼受家人看重,他并没有像他的几个弟弟一般被送到兵营里去,而是两岁认字、五岁读书、十二岁考秀才、二十四岁中举,如今年纪轻轻又中了探花。
和公主的亲事定下后,赵家的长辈都感叹当年的决定真是太英明了。总不能一大家子人都习武,这大越朝盛世当前,武将手里头虽然握着兵权,朝堂上却是文臣的天下。
赵家高攀皇室深感受宠若惊,宫内的贞淑公主也对赵铮很是满意。这真是一桩两相情愿的好姻缘。
而贞淑公主虽然是庶出,和皇帝之间也算不上多么亲近,六娘还是尽心尽力地为她操办起婚事来。
“皇后娘娘,您说赵家真的能封王拜相吗?”在最初的心动之后,贞淑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多。六娘正忙着为她挑选陪嫁的吉物,她则腻在凤坤宫里缠着六娘问东问西。
“公主放心吧,赵大人是皇上身边第一等的红人,炙手可热,便是京城几家望族都是不如的。”在侧赔笑的是吕淑容。她常日无聊,时常来凤坤宫里求见皇长子殿下,顺带着帮六娘打杂。
“你一介平民出身的偏妃,你懂个什么!”吕秋菱的示好并未换来贞淑的好感。她不屑地瞥过脸去,傲然道:“我是先帝的女儿,是大越国的公主。我的夫婿定要是世间最好的男儿,凭谁都及不上的!他不单要出身高贵、相貌俊朗,更要文成武就、身份显赫。再则,朝堂上的局势,你又知道多少!”
“是是,公主说的是。”吕秋菱被人呼来喝去地也习惯了,倒是不生气。还连忙又哄贞淑道:“臣妾什么都不懂,只是瞧着外人都赞叹赵铮才貌双全、身价丰厚,公主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夫婿!”
贞淑傲慢地笑笑,不再说话。
在凤坤宫里玩了一上午,贞淑将六娘帮她挑的几样东西都一一瞧了,才满意离去。而吕淑容还留在凤坤宫里,和宫女们一同擦拭一件准备给贞淑送嫁的高大的珊瑚树。
六娘端坐无言。半晌,她看着吕秋菱道:“淑容坐着吧,这些粗活下人们来做就可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