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倾臣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话本小说网网www.isi173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陈开小叔是开着小轿车回来的。
说实在话,陈家,就只是小叔买了车子,说是分配的那个国企,从十年前效益就是每况愈下,最近几年更是艰难。小叔一家,孩子正是上初中的时间,都需要花钱,李文婶婶偶尔做些零工,小叔就下班之后出去转悠,从约车平台上拉几个客人补贴家用。
反正,在阿公嘴里说来,小叔一家虽然买了小车,日子也过得不宽裕。
最近两三年,阿婆三天两头去医院住上几天,加上小叔以前也回家少,这几年倒是在不是年节的时候也回来看看。
但是,婶子李文基本是不回来的,说是要照顾三弟上学。
说道这个婶子啊,还不得不说起今年春节后的事情。除夕前,小叔一家就回陈家村过年,然后在大年初二都去了外家(岳父岳母)探亲,后来年初三就去了大姑家。大姑嫁得远,在四五十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,平时也很少来往。大姑过得很苦,离娘家也远,以前在婆家受欺负娘家也帮不了忙。陈明轩还记得小时候,大姑实在是被欺负惨了,几个叔伯兄弟大老远去帮讨了公道。也因此,阿公被说成是当年为了大姑丈一家的财物,才把大姑嫁的那么远,嫁得那么惨。所以阿公对大姑一直心存愧疚,若有什么好的,都记着大姑。
和大姑不一样的是,小叔是幺弟,本来就受宠,这么一来大姑和小叔都是上辈受宠的,所以,小叔一家子去大姑家探亲,阿公是给备了不少东西的。当然,有小轿车,陈明轩也是叫跟着去,谁叫他从小也被大姑宠过。
扯远了,说回小婶吧。话说,去大姑家,回来时,小叔一家也是大包小包地带拿,毕竟绿城是省会,山村的瓜果什么的都是稀奇之物,再说了,小叔一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在城市里购买真正的山野之物。
回绿城之时,顺便也捉了一只阿婶平日养的家鸡。
事情就发生在这个家鸡上!
小婶回到绿城,过了好些天才把养在阳台的家鸡宰了,发现鸡肠子里边有很多虫子,就把鸡给扔了,不吃。
又过了几天,三弟生病住院,估计是在医院里边通宵照顾,大清早的六点钟左右,在陈家群上发了一大批难听的话,说是老陈家就想着他丈夫陈开在绿城混得多好多好,想着陈开每月寄多少多少的赡养费,想着他家死,大年过后捉个家鸡给她,都是发瘟的鸡,有病毒,就想着她家死,想着三弟死,想着陈开死……反正是一堆堆的难听的话,把三弟生病归咎到是家鸡,归咎到老陈家故意要毒死他们。
在老陈家的群里边,小叔子一家只有陈开的微信是加进来的,但是看那一大篇的文字,陈家的小辈,都看出来是小婶子李文的手笔,绝对不是小叔写的,而且小叔还真不知道他内人在陈家群里边说了难听的话。
当是时,陈明轩正在cí zhí前收尾一个项目,还天津卫出差,住不惯酒店的他恰恰醒来看到,连忙刷了大量的表情将小婶的言论顶上去,然后发个红包,期望老陈家的亲戚小辈们顾着抢红包没看到小婶的那一篇恶毒的话。
谁知道小婶看出了他的用心,红包也不抢,直接在下面就说,老陈家的人敢做不敢认,怕别人知道啥啥啥。
陈明轩连忙道:
李文:
陈明轩刚想说话,阿婶的微信就出来了:
阿婶不会打字,是直接语音说出来的,声情并茂啊!
李文:
七姑又加了进来:
李文:
大姑家的二表姐嫁出去了,是做生鸡生意的,每天在鸡场宰鸡买:
大姑家的表兄也加了进来,表示关心:
谁知道表兄不问还好,一问,李文的火气有上来了:
……
陈明轩一看,好嘛,大家伙都醒了,都看到了,都参与进来了!
其实,老陈家对于小叔一家回来过年,真的是有求必应,有好东西,或者他们想带回绿城吃用的都慷慨允许,这次李文是真的讨人厌了。
大姑家的表兄后来也火气了,说话也难听了,再后来表兄把聊天记录给大姑看,大姑来探望阿公阿婆时,用阿婶的平板电脑和陈明轩**,说起这个事。
她说,你小叔怎么这么说话,他那些年读了这么多念书,都读到粪坑去了?
陈明轩苦笑道,大姑,这哪儿是你十三弟说的话,是你弟媳说的,陈家谁都看得出来,是你弟媳李文用你弟弟的微信说的。
事后,老陈家的各个人都说,陈明轩,你怎么不把李文踢出群去。
陈明轩只能摇摇头,老陈家的微信群,小叔又没有和老陈家断绝关系,怎么踢?
所以,小叔的帐号也一直在陈家群里边,不过他基本没有说过话,经过这件事情,李文也不在上面开炮了,大家也都当没有这个号存在,平时有什么事情就聊,没有什么事情就不聊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小叔一家这次回来,大家也没有以前那么热心了,就当是一个陌生人一样过来。
倒是阿公,从冰箱里边取了好些个青桃出来给他小儿子一家吃,阿婶在一边也不阻止,爱吃就吃。
阿婆倒是拉着三弟陈明华问东问西,还说青桃好吃,多吃。
三弟陈明华继承了陈开的温和性格,但是内心刚强,也懂礼孝,阿婆拉着他问东问西,虽然心里有排斥,但是也没有表现出来,乖乖地配合老人聊天。
到了晚餐时间,自然是没有宰鸡的,阿婶记着那件事情呢。荤菜就是简单的几样,青菜也几样,够吃。农家就是这样,就算说是陈明轩有数千万身价,也没有增加什么鲍参鱼翅的名贵菜肴,也没有非得享受什么。
正吃饭间,陈开道:“小明,你有没有去插秧,我看满田洞的都插完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