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成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话本小说网网www.isi173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红衣姑娘是在大太太用过茶水后来的, ”池嬷嬷侧眼觑了觑一旁垂着头的年轻婢女,很快移开眼神:“她说是奉了二太太的吩咐来给大太太送碗绿豆羹解暑气。大太太心里……对二太太还有余气,自然是不高兴见红衣姑娘的, 是老奴出面留下了羹汤,让红衣姑娘先行回去复命。谁知,谁知老奴转身去个净房的功夫,红衣姑娘不但去而复返,还擅自进了大太太的房里……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,老奴确实没能亲眼所见, 但老奴进屋时,屋里除了倒在地上七窍流血的大太太和空了的羹碗, 就只有红衣姑娘一个人在场……倘若她不是凶手,还能有谁是凶手?”
池嬷嬷哽咽着把话说完,面容悲怆,泣声道:“老太爷、老太太,府中的事情老奴一个下人没有资格置喙, 可是大太太嫁入林家近二十年, 一直视您二位为亲生父母一般孝顺,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, 大太太死得太惨了, 还请老太爷老太太怜惜我们太太!杀人偿命, 一定要严惩红衣, 为大太太做主啊!”
话音一落, 她伏身重重的磕下三个响头,“砰”“砰”“砰”,一下又一下,额间很快青红一片, 隐隐有血丝渗出,叫人看了于心难忍。
林老太太先就受不住了,忙唤李嬷嬷过去扶人,边道:“池嬷嬷你这是做什么,快起来,快起来。”说着从袖中拿出一块帕子拭了拭眼角,“你对老大家的一片忠心我们都看在眼里,她地下有知,想来也觉欣慰,说不得托梦给你道谢也是有的。你且安心,她既是凶手,今日就不能活着出这个门!”
李嬷嬷扶着池嬷嬷正拉她起身,哪想这句话一出,池嬷嬷脚底一个打滑,人又重新跪了下去,李嬷嬷使了全身的力气都没拉得住,反倒差点被她拉扯到了地上。
“怎么了?”林老太太关切地问。
池嬷嬷勉强挤出一丝笑意,慌声道:“没事,没事,老奴上了年纪,腿脚有些不便利罢了,缓一缓就不妨事了。”脸色却肉眼可见的难看起来。
池嬷嬷面上一闪而过的骇然没逃过一直盯着她观察的夏真真,那骇然之色不能作假,朦朦胧胧中,她隐约觉得有什么被自己忽视的地方连上了,目光不由沉了沉。
也许真相比她猜测得还要复杂。
但又有什么关系,再复杂的事情,只要有人做过,就不可能不留下痕迹。
她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细微的痕迹找出来。
心中主意一定,夏真真上前两步,声音放得轻缓,却一字一字道:“祖父祖母,池嬷嬷的话真娘都听清楚了,然而事关人命,不是小事,偏听一人之言容易落下口实,若今日一时疏忽造成冤案,他日万一有人以此事在朝堂上攻讦祖父,岂不是令祖父为难,还要给一家人带来灾祸?”
“这……”林老太太闻言目光一警,面上犹豫,下意识抬眼朝远处看了眼。
她在瞧谁,夏真真心里有数,不愿给老太太细想的空隙,她紧接着又道:“孙女以为,既然红衣嫌疑最大,有些疑问也该问一问她,问清楚是真凶否是她,若是她她的犯案动机为何,她又是如何拿到的砒/霜,如何哄骗得大伯母服用了毒羹,作下这般歹毒的事情,她又是为何留在原地不跑走的?若不是她,她是否看见了真凶的模样。”
话音落地,她眼角余光看见池嬷嬷随着她的话脸色又白了三分,心中便又有了几分把握。
果然,崔珊冷冷的声音从后方传了过来,只听她冷声道:“这里坐的都是自家人,不知真娘以为,何人会把今日之事说与外人。”
夏真真嘴角微不可见地轻轻扬起,知道那人已然上钩。
她转身看了过去,乌黑的眼睛露出细微讶然之色,佯做不解,侧头道:“三婶娘这话何意?”
崔珊面色清冷冷地,声音也如玉石一般清冷,不快道:“我素来知道真娘伶牙俐齿,却没想到你为了一个丫头,竟然会如此不知轻重地出言恐吓自家人,张口闭口地说家中言语传到朝堂中怎样怎样,莫非你以为朝中密探会藏身在这房梁之上不成?呵,真是危言耸听。”
“三婶娘说笑了。”夏真真也不着恼,平心静气道:“真娘只是防患于未然,尽到提醒的义务罢了,怎么到了三婶娘嘴里就成了恐吓家人了呢。大家果然行得正做得端,便是有人在殿前胡言乱语,又有什么好怕的?况且,”她停了一停,眨了下眼睛,抬眸向房梁上看去,意有所指道:“该忌言的难道不是三婶娘吗?”
崔珊微微色变,道:“我不与你逞口舌之利。”
她平复了一下情绪,转而又耐着性子道:“这件事情池嬷嬷说的已经很清楚了,就是这个丫头为了给二嫂出气下毒害了大嫂,人证物证确凿,她还能有什么冤屈,只让她给大嫂偿命已经是厚待她了,何必再浪费时间听她花言狡辩。真娘,你纵然一心想要保下她,也该知道主贵仆贱的道理,大嫂平日与你们再生分,她到底是名正言顺的林大太太,是你的大伯母,你总不该为了一个贱命的丫头,让你大伯母死不瞑目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