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十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话本小说网网www.isi173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临安城的环境位置优越,周围地势平坦,无论北上还是南下的船只,都需要经过这里,这里的码头也是沿岸最大的,一般商船都会停留一阵,给船上添加补给,这使得临安城比周围的城市都要繁华许多。
金缕阁在这里的分店,位于最繁华的大街中央,坐北朝南,有四层楼高,门面修建得特别气派,大大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格外耀眼。
车夫把她们送到正门口,收了钱,就原路返回了。
大堂门口,站了四位穿统一制度的女侍者,随时准备接待上门的客人。一楼布置得很宽阔,左边的三面墙壁上,放着各种颜色的布匹,从浅到深,依次摆放开来。
右边墙上挂着制好的成衣,有男子的衣裳,也有女子的衣裳,中间用木板做了隔断,隔出了一小块面积,来放置男子的衣裳。
虽然是上午,可大堂里的客人也不少。
金缕阁也不是光卖布匹衣裳,二楼摆放了好几个柜台,里面放了各种首饰,步摇金钗手镯,应有尽有。
还有好几个包厢,专门接待订制衣裳的客人,客人可以坐在里面喝茶休息,挑选花样,绣娘会来包厢测量尺寸,经过二楼时,宋锦看到了几位妇人和姑娘在挑选饰品。
三楼四楼基本不对外开放,宋锦她们一口气上了三楼,可能她们今天来得早的缘故,三楼没有其他人,只有一个婢女在收拾打扫。
那婢女显然是认识刘掌柜的,见她进来了,立马放下手里的东西,殷勤道:“刘掌柜来了,今日孙管事家中有事,可能会来得迟些,这一路舟车劳顿,您先坐下歇歇。”
“有劳半夏了,那我就坐这儿等一等。”知道孙管事是大忙人,刘掌柜也不意外,让宋锦和陶玉也先坐下。
看到刘掌柜带了两个小姑娘来,半夏也不觉得奇怪,她去茶水室泡了三杯茶,放在了她们面前。
闲来无事,宋锦观察起了三楼的装修,一进楼梯,就是她们坐着的地方,摆了有三排共十几套桌椅,后面的窗户全部大打开了,能直接看见栽种的竹子。
东西两边各有五间屋子,全都上了锁,其中两间从外面看好像打通了,变成了一间,宋锦猜测,那应该是孙管事办公的屋子了。
等了快一个时辰,也不见孙管事的身影,可能他家中正好有要紧事,脱不开身,不然以孙管事的性子,月初这么重要的日子,是不可能不露面的,刘掌柜心里这样想着。
问了半夏,半夏摇摇头,她也不知道孙管事具体在忙什么,刘掌柜只能耐心等下去。
中午,宋锦和刘掌柜她们去了对面的客栈点了几道菜,夏天燥热,加上她们只在路上颠簸了些,没有怎么消耗体力,都没什么胃口,吃了几筷子就又回去了。
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,夏天人们都有午休的习惯,过了最初的激动和兴奋,宋锦的脑袋一点一点,接连打了好几个哈欠,也不管行为举止,得体不得体了,整个人都陷进了椅子里。
连刘掌柜母女都耷拉起了眼皮,瞧着有些困了。
这大中午的,管事就算忙完了,也不会立刻赶来,连半夏都不见人影了,宋锦放心地闭上了眼睛,准备先眯一会儿解解困。
过了一会儿,宋锦听见有脚步声传来,听声音还不止一人,她忽得清醒了过来,坐直了身子,揉揉困倦的眼皮。
陶玉和刘掌柜也被惊醒了,三个人,六只眼睛,同时向楼梯的方向看去,结果上来的却是两位来自其它地方掌柜,同样是月初来交账本的。
据刘掌柜介绍,孙管事是现任金家家主的表弟,年幼时丧母,亲生父亲续弦后,对他不闻不问,金家老太太看不下去了,才强行把外孙接到了身边,自此,孙管事就在京城金府住了下来。
后来他跟在金老太爷身边学习,展现出了不错的经商天赋,就被派到了临安城,这一呆就是二十年,常驻在了这里。
孙管事的体型微胖,上来的这两位只有一位男子,单看外表,就可以直接否定了。
经过这么一出,宋锦也不困了,彻底清醒了,刘掌柜和上来的这两人都是认识的,孙管事不在,几个人闲着也是闲着,就互相唠起了家常。
后来又陆续来了几位掌柜,聊天大军又壮大了许多。
又过了一个多时辰,宋锦和陶玉有些坐不住了,想要透透气,就站起来去了窗户边。
金缕阁后面的几座房屋和院子也都是金家的产业,有的用来当作仓库,有的是绣娘做工的地方,孙管事和他的家人也都住在这里。
宋锦向下看的时候,暼见了几个匆忙走来的身影,中间那个人看起来很像孙管事,可惜还没等她仔细看,他们就进了屋内。
没过一会儿,从楼下就上来了两个人,其中就有孙管事,不过孙管事的气色看起来有点不好,脸上还带着未消的怒气,他身后跟着的小厮也一副犯了错的样子,一路低着头走了过来。
经过刘掌柜她们的时候,孙管事也只略微点了点头,便步履匆匆地进了房间。
孙管事平时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,对待其他人也不摆架子,很平易近人,这还是第一次见他这么严肃的表情,众位掌柜你看我,我看你,全都面面相觑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竟导致他如此生气。